使用反滲透膜清洗技術需要考慮的因素:
反滲透(簡稱RO)。反滲透技術是有效的節(jié)能分離技術之一。水和水溶液通過半透膜分離,水傾向于滲透到水溶液中,直到水溶液的液面高于水面一定高度,即水溶液一側的壓力高于水另一側一定次數(shù),然后水的滲透停止。它的高壓叫做滲透壓。如果向溶液側施加大于滲透壓的壓力,滲透過程將會逆轉,即水將從溶液側滲透到水側,這被稱為反滲透。
反滲透系統(tǒng)需要清洗:
建議您在RO系統(tǒng)出現(xiàn)污染趨勢、長時間停機或按計劃進行日常維護之前,清潔RO系統(tǒng)。當出現(xiàn)以下污染特征時(標準化后出水量下降10-15%,標準化后水質下降10-15%,或給水與濃水之間的壓降增加10-15%),說明您需要反滲透膜清洗技術。
由于反滲透系統(tǒng)中的污垢,清洗的頻率因地而異。普遍接受的清潔頻率是每3到12個月一次。如果一個月要清洗一次以上,就要改進RO的預處理系統(tǒng),調(diào)整RO系統(tǒng)的運行參數(shù)。如果需要每1-3個月清洗一次,則需要提高目前設備的運行水平,但很難判斷預處理系統(tǒng)是否需要改進。
在反滲透設計中,經(jīng)常忽略用反滲透產(chǎn)品水清洗系統(tǒng)中的污垢。這種方法可以減少反滲透清洗的次數(shù)。設備停機時用產(chǎn)品水浸泡RO膜組件,有助于溶解水垢和松散沉積物,從而減少化學清洗的次數(shù)。
RO清洗罐:清洗罐的尺寸要求能容納軟管、管道和壓力容器排出的水;清洗罐應設計為100%排空;易于添加和混合清潔藥物;RO清洗泵出口設計有回流管、氣孔、溢流管和一根位于底部附近的回流管,可以保證使用表面活性劑時不易產(chǎn)生泡沫。
RO清洗泵:在設計清洗泵時,應考慮其能提供合適的橫向流速來清洗膜。對于8英寸的膜元件,清洗液速度應控制在30-40 gpm;對于4英寸的膜元件,流速應控制在8至10gpm之間。清洗過程中,建議最大壓力為60psi,以減少清洗時的產(chǎn)水量,減少污染物在膜表面再沉積的可能性。
反滲透清洗安全過濾器:通常使用孔徑為5-10微米的過濾器來去除清洗中的污垢。
RO清洗槽加熱器或冷卻器:清洗溫度為35-45。注意反滲透清洗泵在再循環(huán)過程中產(chǎn)生的熱量。